专家问答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行业服务 >> 专家问答

如何识别小麦全蚀病

发布日期:2016-6-15
分享到:

如何识别小麦全蚀病

全蚀病是小麦上一个重要病害,危害性大,发病后分蘖减少,成穗率低,千粒重下降。轻病田一般减产5-20%,重病田减产50%以上,甚至绝收。因此现阶段要搞好麦田全蚀病普查,做到心中有数,才能根据发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。

小麦全蚀病,什么时候能看出来,它有哪些症状呢?现在正是小麦灌浆期,也是小麦全蚀病田间症状最明显时期,确切的说,就是离小麦成熟1520天时,田间表现症状最明显。发病轻的麦田中有成撮或小片发病,顺行或打绺发展,病株略矮于健株,生长衰弱,叶片自下而上发黄,几天病株干枯,整个植株、叶片、麦穗变白。发病严重的可造成大片大片小麦枯死,拔下一撮小麦可看到根部已经变黑,撕开茎基部叶鞘、叶鞘内侧及杆上有明显的黑膏药状灰黑色菌丝层,形成小麦“黑脚”。以上特征是小麦全蚀病独有的特征,是区分其它根部病害的主要特点。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,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-2节,地上部的症状是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。田间症状以小麦灌浆至乳熟期最明显,田间一走就能看见。

全蚀病在麦田是如何传播和扩散呢?小麦全蚀病是一种真菌,在土壤中存活多年进行传播 。传播途径有:混有病菌的种子、粪肥、小麦收获、整地、播种等机械作业和农事活动都是传播的主要途径。小麦整个生育期都可被侵染,但以小麦播种后出苗期侵染为主,地温1218度最适合。适宜播种期内,小麦播种越早,发病越重。

那我们现在应做哪此工作呢?1、查清底数:希望农民朋友们从现在到5月底到地里看一看,看是不是有全蚀病,是轻是重。2、病田处理:对点片发生的轻病田,可拔出病株,把土和病株一起带出田外,焚毁处理,注意病株上的土有菌,不能随意撒落,避免造成人为传播,同时按每平方米50%多菌灵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510克,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。3、对全田零星或发生较重麦田,目前可不做药剂处理和防治,但小麦收获、整地、播种等田间作业,病田与非病田要分开作业,避免机械和人为传播。并做好下年调换种子和药剂防治的准备工作。